九五中文网 www.zw95.net,东方虹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闲翻台历,忽见中秋节将至,一时,竟禁不住自己感从心起。
中秋节对国人来说,算是个团圆节。此乃民间俗成,而且被一代又代人传承了下来。团圆、团圆,当然求的是一个“圆”字。也许这个原因,八月十五的月亮就作了团圆的象征。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无不对中秋的月亮情有独钟,仅唐诗中吟诵月亮的诗词就不计其数。像李峤的中秋月、杜甫的八月十五夜对月、李频的中秋对月及八月十五日夜对月、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同诸客玩月等等。这些对月诗兴大发者,我曾约略地数了一下,竟有近百人。至于宋代的词家,那就更多了,如我们熟悉的苏轼、辛弃疾、晏殊、秦观、范成大等人,他们所作的水调歌头、念奴娇、桂枝香、渔家傲、太长引等等,每每吟诵,都能使人回味无穷。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是惹人相思的。岂止是惹人相思,有时还会促人去忆旧。此时此刻,就使我想起了许多年前远在南方的咪咪。那个时候,每逢中秋,咪咪都会给我写信的。约我在中秋之夜出门来赏月。还记得有一年天公太不作美,咪咪头顶的夜空非但无月可赏,且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那雨,竟打湿了咪咪一颗观月的心。咪咪说:“哥,你可以想象我无望到了极点。无奈中,只能把叠好的小纸船放逐泗水中,希望它能漂流你处,但不知你那儿是否明月高悬?”末了,咪咪还在信尾填词蝶恋花一阕。
词云:
窗外垂杨千万缕,欲系思念,少往思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风且看君何处?
言满空笺闻君语,便作无情,莫也愁人意。把像诉君君不语,深夜却下潇潇雨。
读咪咪信,吟咪咪词,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应该说,中秋之夜,明月当空“年重月,月重光,万瓦千林白似霜,扁舟入醉乡”给人以美好向往。然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然无法与自然抗衡,但又希望人生圆满,我们的先人便挖空心思营造圆的氛围,也就有了吃月饼以求得圆的动人故事。
说到吃月饼,我还记得母亲自制月饼的往事。乡下人、尤其是深居商洛革命老区,就一般百姓来说,那个时候谁家舍得花钱来买月饼吃?恐怕有一分钱都要用在刀刃上的。鉴于这种情景,一般人家都会在中秋节的这天烙砣砣馍,以此来代替月饼。当然,母亲所做的月饼是不能和城里人买的月饼相提并论了,但也有其自制的特色,据我们村一位清末举人(那时他已经80多岁了)说,商洛人烙的这种砣砣馍,过去还是给皇上进贡的贡品哩!说真的,我就喜欢吃母亲烙的那种砣砣馍。母亲在砣砣馍里包了红糖、核桃人、杏仁的,月饼烙好了,她得先敬天上的诸路神仙。末了,再敬列祖列宗。敬神的时候表情要庄重,心要虔诚,敬过神和列祖列宗后,才拿了饼子按年龄大小依次分了吃。
商州的中秋之夜还有一趣,这就是甩响鞭。响鞭都是在中秋前三四天用稻草搓成的,响鞭搓得越长,甩起来就越响亮,每年中秋,都能听到彻夜的响鞭声。至今,这种甩响鞭的故事至今还在商州延续着。直到我参军后,才弄明白甩响鞭并不是为了好玩,而是还有一种说法:所谓“响鞭一甩,鬼神全灭!”
这是多么美妙的传说啊!
闲翻台历,忽见中秋节将至,一时,竟禁不住自己感从心起。
中秋节对国人来说,算是个团圆节。此乃民间俗成,而且被一代又代人传承了下来。团圆、团圆,当然求的是一个“圆”字。也许这个原因,八月十五的月亮就作了团圆的象征。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无不对中秋的月亮情有独钟,仅唐诗中吟诵月亮的诗词就不计其数。像李峤的中秋月、杜甫的八月十五夜对月、李频的中秋对月及八月十五日夜对月、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同诸客玩月等等。这些对月诗兴大发者,我曾约略地数了一下,竟有近百人。至于宋代的词家,那就更多了,如我们熟悉的苏轼、辛弃疾、晏殊、秦观、范成大等人,他们所作的水调歌头、念奴娇、桂枝香、渔家傲、太长引等等,每每吟诵,都能使人回味无穷。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是惹人相思的。岂止是惹人相思,有时还会促人去忆旧。此时此刻,就使我想起了许多年前远在南方的咪咪。那个时候,每逢中秋,咪咪都会给我写信的。约我在中秋之夜出门来赏月。还记得有一年天公太不作美,咪咪头顶的夜空非但无月可赏,且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那雨,竟打湿了咪咪一颗观月的心。咪咪说:“哥,你可以想象我无望到了极点。无奈中,只能把叠好的小纸船放逐泗水中,希望它能漂流你处,但不知你那儿是否明月高悬?”末了,咪咪还在信尾填词蝶恋花一阕。
词云:
窗外垂杨千万缕,欲系思念,少往思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风且看君何处?
言满空笺闻君语,便作无情,莫也愁人意。把像诉君君不语,深夜却下潇潇雨。
读咪咪信,吟咪咪词,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应该说,中秋之夜,明月当空“年重月,月重光,万瓦千林白似霜,扁舟入醉乡”给人以美好向往。然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然无法与自然抗衡,但又希望人生圆满,我们的先人便挖空心思营造圆的氛围,也就有了吃月饼以求得圆的动人故事。
说到吃月饼,我还记得母亲自制月饼的往事。乡下人、尤其是深居商洛革命老区,就一般百姓来说,那个时候谁家舍得花钱来买月饼吃?恐怕有一分钱都要用在刀刃上的。鉴于这种情景,一般人家都会在中秋节的这天烙砣砣馍,以此来代替月饼。当然,母亲所做的月饼是不能和城里人买的月饼相提并论了,但也有其自制的特色,据我们村一位清末举人(那时他已经80多岁了)说,商洛人烙的这种砣砣馍,过去还是给皇上进贡的贡品哩!说真的,我就喜欢吃母亲烙的那种砣砣馍。母亲在砣砣馍里包了红糖、核桃人、杏仁的,月饼烙好了,她得先敬天上的诸路神仙。末了,再敬列祖列宗。敬神的时候表情要庄重,心要虔诚,敬过神和列祖列宗后,才拿了饼子按年龄大小依次分了吃。
商州的中秋之夜还有一趣,这就是甩响鞭。响鞭都是在中秋前三四天用稻草搓成的,响鞭搓得越长,甩起来就越响亮,每年中秋,都能听到彻夜的响鞭声。至今,这种甩响鞭的故事至今还在商州延续着。直到我参军后,才弄明白甩响鞭并不是为了好玩,而是还有一种说法:所谓“响鞭一甩,鬼神全灭!”
这是多么美妙的传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