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中文网 www.zw95.net,东方虹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老实说,如果我不是生活在都市,花对我来说是不值得一提的。可以说,我的故乡就是一个花的世界。花的树,花的山,花的田野;我这么说不见得你就明白。这么说吧!所谓花的树,那是指一些开花的树,像槐树、桃树、梨树、杏树,等等,不胜枚举;但给我印象至深的要数槐花了。槐花是树花中最不起眼的一种,那花略呈淡黄色,味甜;在那段艰苦的岁月,它是立了大功的,正因有它,我那商洛的父老乡亲,才不至于遭受饥荒。我看过一份资料,说秦岭山中,至少生长着几百种野花,其中有许多种花还有药用价值呢!
除此以外,田野里还生长着各种各样的菜花,菜的品种不同,花的颜色也因此而异,无论红的黄的,还是白的紫的,都能天然成趣,各显风姿。但尽管如此,乡里人谁又会把花看在眼里?花开花落,如同日出日落,一切就这么简单,所以,我们不必抱怨乡里人;再说,即便是城里人就爱花了吗?我看不尽其然,我曾和办公室几位同事在一起闲聊,说起养花之事,就有人对此表现出不屑,说男人家养什么花啊!当然,这也不能代表所有的城里人,总体来说,城里人大多数还是喜好弄花的。我们且不说公园里的奇花异草了,也不要说公寓里的绿地花圃了,就是城里人家,谁家阳台还不摆上一两盆花呢?即便像我——一个对花不是很感兴趣的人,但见到我家里姹紫嫣红的花儿,心情就觉得舒畅,特别是在写作的时候,窗户台上间或会有茉莉、桂花,桌子上再沏杯浓茶,于是花香与茶香,就会使我心旷神怡,惬意万分的。
花是供人观赏的!而会欣赏的、或者说看花能看到心里去的、看出点感想的人,恐怕也为数不少。我是比较敬佩这类人,特别是唐宋时代的那些词家诗人,像杜甫、韩愈、白居易、苏轼等等名家,他们在看花时,就能吟出发自内心情感的诗篇来。诗人王昌龄有首西宫春怨,读来就很有味;诗云: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太美妙了!寥寥几句,便把那深宫里的少女一连串动作和仪态,刻画入微,运思深婉,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此外,宋代女词家李清照,她在看花时,常常会有与人不同的感触。譬如,她咏白菊:“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薄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经这么一说,白菊一下子便逸韵高标、风度迷人。紧接着“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屈平、陶令乎?那都是些清洁孤高人士的代表。李清照引经据典,目的是用来赞美菊之高雅、菊之风采、菊之不凡的气度罢!
花是可以比作人的。而且,一般来说多与女性相关,如人们常说女人水性扬花啦、红杏出墙啦、等等;除此,花也可以喻人的心境。记得曾有一个名叫袁中郎的人,他惟妙惟肖地点出了花的性情。且听他说“辰檀烘目,媚体藏风,花之喜也。晕酣神敛,烟色迷离、花之愁也。光华溢目,花之醒也。”想想看,这样一来,你还能分得清人乎花乎?如以在下之见,就甭管它能否说得明白,花就是花,花可以拟人,也可以比喻,不见得非要把花拟作女性。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这就是豪迈的李白啊!在李大侠的诗句中,花是无性别之分的,而是表现了花的气节与境界。看李白这首诗,我就会想到我的朋友宋献涛。献涛是位出色的画家,他尤擅长画梅兰竹菊,亦为我画过一幅兰花的斗方,每看,心里就会生出些许的感动。献涛画的兰真是太美了,那花形花态,栩栩如生,更具有形而上的意味,可感应、可闻,可嗅到兰的香气,以至它的不可侵犯。它的孤傲、它的超凡脱俗,缘此,便使我心旌摇曳又心悦诚服。
世上爱花者芸芸大众,这也应了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常理。现在,我们经常在报纸上看到时有花会的消息,像羊城花会、洛阳花会、菏泽花会等等;几乎成了每年一次的例会。当然,举办花会,一方面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业,另一方面这也是地方政府以此招徕外资,搞好搞活地方经济的一种有效途径。由此可见,花儿还是红娘,它用一根红线,牵动了四面八方的旅者。看来,花的功劳实在大!花儿受宠,也就理所当然的了。写到这里,我又想到了黛玉,那个林妹妹真是个花痴,她是属于人世上真爱花族中的一员。她对花的感情,尤其令我倾倒。世上能为花落泪的人,恐怕唯有黛玉了。我呢,在远离商洛近三十年后,也是入乡随俗了,便渐渐的喜欢伺弄起花来。
我很欣赏牡丹,它具有天香国色的魅力;我亦喜欢赏梅,是梅的傲骨让我敬佩;还有茉莉花,其味浓烈,沁人肺腑;还有那池塘荷花,她出淤泥而不染,实在是难能可贵。可敬的是有些花,其作用并不是为了供人取乐儿的,而是以孕实结籽为职责,譬如桃李,我对其有更为深刻的印象。记忆中,我们家是有过一片桃园的,园内大约有十几株桃树,一到春天,桃花就在风里娇媚地欢笑着,而它们的果实更是香甜爽口。那个年代粮食不够吃,我们家也拿它充饥,从树上摘下来用水洗干净了煮在稀饭里,大概桃子好吃,常常诱惑着村里那些顽皮的孩童溜进去偷摘,直到“文革”年间,要割“资本主义尾巴”祖父才下狠心用斧头把它们砍了。
我在南昌路明珠花卉市场曾请教过一位园艺专家,他说花色娇艳者多不堪香,瓣之千层者多不结果,唯独莲花能兼而有之,这好比人的外貌与体质。他说这花时,我暗想:若是从这个角度来看,观赏与食用,那完全是两个毫不相干事儿。花如此,人呢?人亦不例外。我倒有个建议,如果大家有闲的话,还是常看看花吧!或许,我们能从中悟出些许人生处世的哲理呢!
老实说,如果我不是生活在都市,花对我来说是不值得一提的。可以说,我的故乡就是一个花的世界。花的树,花的山,花的田野;我这么说不见得你就明白。这么说吧!所谓花的树,那是指一些开花的树,像槐树、桃树、梨树、杏树,等等,不胜枚举;但给我印象至深的要数槐花了。槐花是树花中最不起眼的一种,那花略呈淡黄色,味甜;在那段艰苦的岁月,它是立了大功的,正因有它,我那商洛的父老乡亲,才不至于遭受饥荒。我看过一份资料,说秦岭山中,至少生长着几百种野花,其中有许多种花还有药用价值呢!
除此以外,田野里还生长着各种各样的菜花,菜的品种不同,花的颜色也因此而异,无论红的黄的,还是白的紫的,都能天然成趣,各显风姿。但尽管如此,乡里人谁又会把花看在眼里?花开花落,如同日出日落,一切就这么简单,所以,我们不必抱怨乡里人;再说,即便是城里人就爱花了吗?我看不尽其然,我曾和办公室几位同事在一起闲聊,说起养花之事,就有人对此表现出不屑,说男人家养什么花啊!当然,这也不能代表所有的城里人,总体来说,城里人大多数还是喜好弄花的。我们且不说公园里的奇花异草了,也不要说公寓里的绿地花圃了,就是城里人家,谁家阳台还不摆上一两盆花呢?即便像我——一个对花不是很感兴趣的人,但见到我家里姹紫嫣红的花儿,心情就觉得舒畅,特别是在写作的时候,窗户台上间或会有茉莉、桂花,桌子上再沏杯浓茶,于是花香与茶香,就会使我心旷神怡,惬意万分的。
花是供人观赏的!而会欣赏的、或者说看花能看到心里去的、看出点感想的人,恐怕也为数不少。我是比较敬佩这类人,特别是唐宋时代的那些词家诗人,像杜甫、韩愈、白居易、苏轼等等名家,他们在看花时,就能吟出发自内心情感的诗篇来。诗人王昌龄有首西宫春怨,读来就很有味;诗云: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太美妙了!寥寥几句,便把那深宫里的少女一连串动作和仪态,刻画入微,运思深婉,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此外,宋代女词家李清照,她在看花时,常常会有与人不同的感触。譬如,她咏白菊:“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薄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经这么一说,白菊一下子便逸韵高标、风度迷人。紧接着“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屈平、陶令乎?那都是些清洁孤高人士的代表。李清照引经据典,目的是用来赞美菊之高雅、菊之风采、菊之不凡的气度罢!
花是可以比作人的。而且,一般来说多与女性相关,如人们常说女人水性扬花啦、红杏出墙啦、等等;除此,花也可以喻人的心境。记得曾有一个名叫袁中郎的人,他惟妙惟肖地点出了花的性情。且听他说“辰檀烘目,媚体藏风,花之喜也。晕酣神敛,烟色迷离、花之愁也。光华溢目,花之醒也。”想想看,这样一来,你还能分得清人乎花乎?如以在下之见,就甭管它能否说得明白,花就是花,花可以拟人,也可以比喻,不见得非要把花拟作女性。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这就是豪迈的李白啊!在李大侠的诗句中,花是无性别之分的,而是表现了花的气节与境界。看李白这首诗,我就会想到我的朋友宋献涛。献涛是位出色的画家,他尤擅长画梅兰竹菊,亦为我画过一幅兰花的斗方,每看,心里就会生出些许的感动。献涛画的兰真是太美了,那花形花态,栩栩如生,更具有形而上的意味,可感应、可闻,可嗅到兰的香气,以至它的不可侵犯。它的孤傲、它的超凡脱俗,缘此,便使我心旌摇曳又心悦诚服。
世上爱花者芸芸大众,这也应了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常理。现在,我们经常在报纸上看到时有花会的消息,像羊城花会、洛阳花会、菏泽花会等等;几乎成了每年一次的例会。当然,举办花会,一方面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业,另一方面这也是地方政府以此招徕外资,搞好搞活地方经济的一种有效途径。由此可见,花儿还是红娘,它用一根红线,牵动了四面八方的旅者。看来,花的功劳实在大!花儿受宠,也就理所当然的了。写到这里,我又想到了黛玉,那个林妹妹真是个花痴,她是属于人世上真爱花族中的一员。她对花的感情,尤其令我倾倒。世上能为花落泪的人,恐怕唯有黛玉了。我呢,在远离商洛近三十年后,也是入乡随俗了,便渐渐的喜欢伺弄起花来。
我很欣赏牡丹,它具有天香国色的魅力;我亦喜欢赏梅,是梅的傲骨让我敬佩;还有茉莉花,其味浓烈,沁人肺腑;还有那池塘荷花,她出淤泥而不染,实在是难能可贵。可敬的是有些花,其作用并不是为了供人取乐儿的,而是以孕实结籽为职责,譬如桃李,我对其有更为深刻的印象。记忆中,我们家是有过一片桃园的,园内大约有十几株桃树,一到春天,桃花就在风里娇媚地欢笑着,而它们的果实更是香甜爽口。那个年代粮食不够吃,我们家也拿它充饥,从树上摘下来用水洗干净了煮在稀饭里,大概桃子好吃,常常诱惑着村里那些顽皮的孩童溜进去偷摘,直到“文革”年间,要割“资本主义尾巴”祖父才下狠心用斧头把它们砍了。
我在南昌路明珠花卉市场曾请教过一位园艺专家,他说花色娇艳者多不堪香,瓣之千层者多不结果,唯独莲花能兼而有之,这好比人的外貌与体质。他说这花时,我暗想:若是从这个角度来看,观赏与食用,那完全是两个毫不相干事儿。花如此,人呢?人亦不例外。我倒有个建议,如果大家有闲的话,还是常看看花吧!或许,我们能从中悟出些许人生处世的哲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