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中文网 www.zw95.net,巴蛮子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蓬莱境一半海水 涠洲岛一半火焰
日射涠洲廊
风斜别岛洋。
——汤显祖
涠洲岛,坐落于广西北海市东南海域的36海里处,是一座四季如春的美丽岛屿。无数文人墨客慕名登岛,挥毫泼墨,留下许多千古传唱的诗篇。这仙境中的种种神奇,深深地吸引着我去感受那仙境中蕴涵着的神奇魅力。
早上四点抵达南宁市,在客运中心换乘了旅游客车前往北海市。经过三个小时的颠簸,我到达了乔港国际客运码头。这里是去涠洲岛最近的站点,今天恰逢周末,这里早已是人来人往。人们在码头上忙碌着,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他们正享受着美好生活带来的欢乐。我被这种气氛深深地感染,望着他们不禁想到:这就是依海而生的人的质朴吧!生活在那海中仙境——涠洲岛上的人们的心地,想必也是如此的朴实;而其间的景色也一定妙不可言。我伫立在码头,向大海远眺。我的期盼,已随着海面上先行游船的渐行渐远,被带到了那个仙境中去了。
快艇在大海上飞驰,极其健谈的船家向我讲述了中国古代著名的文人汤显祖与涠洲岛的渊源。汤显祖曾多次来涠洲岛采风,并将在岛上的游历经历,融入到了自己的文学作品中。
汤显祖从小就天资聪颖,长大以后在文学上的造诒更是非凡。“于古文词外,能精乐府、歌行、五七言诗”还能够“越诸史百家之外,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河籍、墨、兵、神经、怪牒诸书”天生的悟性、学识的积累、高洁的品行,使得汤显祖在青年时代,便成为世人公认的才子。汤显祖号“海若”又号“清远道人”他希望自己能够有海一样的学识,有老子一样的无为悠远的心境。这样,中国道学仙典中的“蓬莱仙境”自然就成了他最好的归宿。也许正是这一点,才使得这位祖居江西的大文豪,不远万里南下北海,踏海迎波到涠洲岛上,又将自己的心得,融汇于文字之间,展现于读者面前。万历二十六年(1598),他弃官回到临川的寓所“玉茗堂”闲居下来,致力戏剧和文学创作活动,直到终老。汤显祖的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风格皆以“情至”为主。正如牡丹亭题词中所言“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这种哲学观点,为他的日后出行游历各地的行为,奠定了雄厚的思想基础。这也就难怪他在涠洲岛的游历中,能够于一瞬间意会到人生的真谛。
我的心境豁然开朗。望着远处朦胧而现的涠洲岛,我在脑海中勾勒出了一幅画面:那位四百年前上涠洲岛采风的大文豪,正站立在海岸边,用他的神思酝酿着一部新的作品;作品以自述的方式,讲述岛上的一切美好登上涠洲岛,初品仙境意
我在码头上租了一辆三轮摩托车,前往今晚入住的宾馆。此酒店是岛上住宿地点中海拔最高的一个,四周静谧,白天夜晚,风摇花草声、细细虫鸣声、海浪轻拍海滩声,声声入耳。我推开窗户,涠洲岛附近的大部分海景扑面而来:云、渔船、海日以及猪崽岭、斜阳岛、鄂鱼山 。朦胧中,我仿佛已经置身于蓬莱仙境的入口。这种“人未动、心已远”的意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将我的思绪拉入了那梦幻飘渺的世界。
下午一点,我下楼来到酒店的餐厅,餐厅工作人员向我讲述这里饮食文化的独特之处:因为远离大陆,涠洲岛主要以海鲜为主。厨师们在海鲜烹饪上,都有一手绝活,不仅可以将海鲜做出极适合游客的口味,而且还能够将海鲜做成药膳。餐厅工作人员主动建议游客到附近的海鲜市场中购买自己喜欢吃的海鲜,拿回店里,由他们加工。价格便宜,通常10个人左右的旅行团,一餐只需要120元就足够了。如果不再回到驻地进行加工,游客也可以在码头或菜市场上的海鲜加工店就地烹饪,来一次岛上野炊。收费也很便宜,每样菜的加工只收5元钱,人多就更便宜了。其中的乐趣,只有亲历者才能有深刻的体会。这种带有明显的家常式经营方式即方便了顾客,也使得酒店的餐饮文化活泼起来
我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按照店家的指引,出了酒店,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我钻进了岛上的海鲜市场。在一个围着的人最多的摊位前,我停住了脚步,钻进人群。这是一个专卖大海虾的摊位,虾已被侃到六七元一斤。我买了海鲜后抽身钻出人群,找到一家名为“蓬莱涠洲”的小加工店,将手中的海货递给了店家。店家手脚特别麻利,我的海鲜很快便烹饪好了。一边品尝着海鲜,一边与店家闲聊。听他讲,岛上的海鲜品种每天都有新的,在此住上几天,一定能够吃到稀有的品种。加工“全鲜海席”是这位店家的专长,根据顾客每次提供海鲜的不同,他都能做出令游客满意的味道。店家的话让我对当地的这种餐饮文化的兴趣更加浓厚起来。
在中国这个素有“东方饮食文化圣地”美誉的国度中,在归属她的一座海中小岛上,能够品尝到如此可口的海鲜,更让我不由的重新审视涠洲岛的魅力所在。饮食文化,来源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感官实践经验的总结。中国的饮食文化亦如中国的茶道一样,有一种特有的“雅”的意境。这种意境,使得在涠洲岛品尝过海鲜的人,往往将口中的饕餮之物与岛的名字联系起来,在无穷的回味中,给人以在蓬莱仙境中与众仙共论人间美好的感觉。在中国七千多年的文化传承中,饮食文化已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这正是孟子所提倡的“小康”思想的核心所在。我想,汤显祖当年来岛上游历,累了的时候,也许也曾品尝过当地人烹饪的海鲜,并由此触发了他的诗兴。那么,当时他又是如何评价这里海鲜的味道和匠人们的手艺的呢?这或许只能去问那飘然在蓬莱仙境中的众仙了。
自在逍遥尝海景
回到宾馆,已是下午五点钟。站在窗边欣赏傍晚时分的海景,那将是件非常惬意的事。我回到自己的房间,推开窗户,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种似乎只有在神话故事中才能出现的意境:海面上的红日,正向岛的西方缓缓滑落,围绕在四周的那色彩异常漂亮的晚霞。太阳白天的炽热,变成了和煦的爱抚,显得极其艺术典雅起来,太阳收敛起了耀眼的光芒,慢慢地化成一个橘红鲜艳的光球。随着太阳的西落,晚霞的面积也逐渐的扩大开来,从黄到赤,色彩亮丽,层次分明。晚霞围绕在落日周围,不断地变换着自身的颜色与形状。我从行李箱中拿出自己的相机,回到窗边,抓拍迷人的美景。轻轻的海风与细细的涛声我是留不住的,但那... -->>
蓬莱境一半海水 涠洲岛一半火焰
日射涠洲廊
风斜别岛洋。
——汤显祖
涠洲岛,坐落于广西北海市东南海域的36海里处,是一座四季如春的美丽岛屿。无数文人墨客慕名登岛,挥毫泼墨,留下许多千古传唱的诗篇。这仙境中的种种神奇,深深地吸引着我去感受那仙境中蕴涵着的神奇魅力。
早上四点抵达南宁市,在客运中心换乘了旅游客车前往北海市。经过三个小时的颠簸,我到达了乔港国际客运码头。这里是去涠洲岛最近的站点,今天恰逢周末,这里早已是人来人往。人们在码头上忙碌着,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他们正享受着美好生活带来的欢乐。我被这种气氛深深地感染,望着他们不禁想到:这就是依海而生的人的质朴吧!生活在那海中仙境——涠洲岛上的人们的心地,想必也是如此的朴实;而其间的景色也一定妙不可言。我伫立在码头,向大海远眺。我的期盼,已随着海面上先行游船的渐行渐远,被带到了那个仙境中去了。
快艇在大海上飞驰,极其健谈的船家向我讲述了中国古代著名的文人汤显祖与涠洲岛的渊源。汤显祖曾多次来涠洲岛采风,并将在岛上的游历经历,融入到了自己的文学作品中。
汤显祖从小就天资聪颖,长大以后在文学上的造诒更是非凡。“于古文词外,能精乐府、歌行、五七言诗”还能够“越诸史百家之外,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河籍、墨、兵、神经、怪牒诸书”天生的悟性、学识的积累、高洁的品行,使得汤显祖在青年时代,便成为世人公认的才子。汤显祖号“海若”又号“清远道人”他希望自己能够有海一样的学识,有老子一样的无为悠远的心境。这样,中国道学仙典中的“蓬莱仙境”自然就成了他最好的归宿。也许正是这一点,才使得这位祖居江西的大文豪,不远万里南下北海,踏海迎波到涠洲岛上,又将自己的心得,融汇于文字之间,展现于读者面前。万历二十六年(1598),他弃官回到临川的寓所“玉茗堂”闲居下来,致力戏剧和文学创作活动,直到终老。汤显祖的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风格皆以“情至”为主。正如牡丹亭题词中所言“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这种哲学观点,为他的日后出行游历各地的行为,奠定了雄厚的思想基础。这也就难怪他在涠洲岛的游历中,能够于一瞬间意会到人生的真谛。
我的心境豁然开朗。望着远处朦胧而现的涠洲岛,我在脑海中勾勒出了一幅画面:那位四百年前上涠洲岛采风的大文豪,正站立在海岸边,用他的神思酝酿着一部新的作品;作品以自述的方式,讲述岛上的一切美好登上涠洲岛,初品仙境意
我在码头上租了一辆三轮摩托车,前往今晚入住的宾馆。此酒店是岛上住宿地点中海拔最高的一个,四周静谧,白天夜晚,风摇花草声、细细虫鸣声、海浪轻拍海滩声,声声入耳。我推开窗户,涠洲岛附近的大部分海景扑面而来:云、渔船、海日以及猪崽岭、斜阳岛、鄂鱼山 。朦胧中,我仿佛已经置身于蓬莱仙境的入口。这种“人未动、心已远”的意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将我的思绪拉入了那梦幻飘渺的世界。
下午一点,我下楼来到酒店的餐厅,餐厅工作人员向我讲述这里饮食文化的独特之处:因为远离大陆,涠洲岛主要以海鲜为主。厨师们在海鲜烹饪上,都有一手绝活,不仅可以将海鲜做出极适合游客的口味,而且还能够将海鲜做成药膳。餐厅工作人员主动建议游客到附近的海鲜市场中购买自己喜欢吃的海鲜,拿回店里,由他们加工。价格便宜,通常10个人左右的旅行团,一餐只需要120元就足够了。如果不再回到驻地进行加工,游客也可以在码头或菜市场上的海鲜加工店就地烹饪,来一次岛上野炊。收费也很便宜,每样菜的加工只收5元钱,人多就更便宜了。其中的乐趣,只有亲历者才能有深刻的体会。这种带有明显的家常式经营方式即方便了顾客,也使得酒店的餐饮文化活泼起来
我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按照店家的指引,出了酒店,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我钻进了岛上的海鲜市场。在一个围着的人最多的摊位前,我停住了脚步,钻进人群。这是一个专卖大海虾的摊位,虾已被侃到六七元一斤。我买了海鲜后抽身钻出人群,找到一家名为“蓬莱涠洲”的小加工店,将手中的海货递给了店家。店家手脚特别麻利,我的海鲜很快便烹饪好了。一边品尝着海鲜,一边与店家闲聊。听他讲,岛上的海鲜品种每天都有新的,在此住上几天,一定能够吃到稀有的品种。加工“全鲜海席”是这位店家的专长,根据顾客每次提供海鲜的不同,他都能做出令游客满意的味道。店家的话让我对当地的这种餐饮文化的兴趣更加浓厚起来。
在中国这个素有“东方饮食文化圣地”美誉的国度中,在归属她的一座海中小岛上,能够品尝到如此可口的海鲜,更让我不由的重新审视涠洲岛的魅力所在。饮食文化,来源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感官实践经验的总结。中国的饮食文化亦如中国的茶道一样,有一种特有的“雅”的意境。这种意境,使得在涠洲岛品尝过海鲜的人,往往将口中的饕餮之物与岛的名字联系起来,在无穷的回味中,给人以在蓬莱仙境中与众仙共论人间美好的感觉。在中国七千多年的文化传承中,饮食文化已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这正是孟子所提倡的“小康”思想的核心所在。我想,汤显祖当年来岛上游历,累了的时候,也许也曾品尝过当地人烹饪的海鲜,并由此触发了他的诗兴。那么,当时他又是如何评价这里海鲜的味道和匠人们的手艺的呢?这或许只能去问那飘然在蓬莱仙境中的众仙了。
自在逍遥尝海景
回到宾馆,已是下午五点钟。站在窗边欣赏傍晚时分的海景,那将是件非常惬意的事。我回到自己的房间,推开窗户,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种似乎只有在神话故事中才能出现的意境:海面上的红日,正向岛的西方缓缓滑落,围绕在四周的那色彩异常漂亮的晚霞。太阳白天的炽热,变成了和煦的爱抚,显得极其艺术典雅起来,太阳收敛起了耀眼的光芒,慢慢地化成一个橘红鲜艳的光球。随着太阳的西落,晚霞的面积也逐渐的扩大开来,从黄到赤,色彩亮丽,层次分明。晚霞围绕在落日周围,不断地变换着自身的颜色与形状。我从行李箱中拿出自己的相机,回到窗边,抓拍迷人的美景。轻轻的海风与细细的涛声我是留不住的,但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