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中文网 www.zw95.net,八月天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记忆中,外婆家乡的那个庞大的坑塘宛若一条河,或者说就是一段分切的河流。
说它像一条河,不仅因为它有1华里长,而且坑塘横在村的东头,大街便在坑塘处打住,一座小石桥连接着大街与村处的路。小桥下,波光粼粼,并不见水流动;站在桥上向两边眺望,竟也有一种淼淼的浩大之感。水清碧透澈,可以看见鱼儿在深青色的水草中游动。更像河流的地方,则是坑塘东岸数十米宽的沙滩。沙滩上还有或大或小的水洼,里边也会有数条小鱼游动。坑塘的西岸紧挨着住户,住户与坑塘之间是用砖砌的斜坡,砖缝里长满了草。斜坡的上面栽着风杨,郁郁葱葱的树叶在风下摇曳,发出“哗哗”的响声。村妇们或蹲或坐在坑沿上洗衣服,捶衣声与说笑声便此起彼伏。
坑塘的水源于下雨。一下雨满大街的水都向东流,然后通过坑沿一个石砌的“水簸箕”流到坑塘,隆隆的水声传得很远很远。水流到坑塘,便激起白花花的泡沫,然后四散开。此时,石桥下就有水流动,四周水也涨了。天一放晴,水便稍有下落,沙滩上便有了水洼,几条小鱼留到水洼里。它们欢快地在水洼里游动,并不悲伤。它们并不清楚自己的命运——不是水洼干了渴死,便是还没等水干了便被孩童逮住。我就干过多次这样的事,把小鱼逮住,用罐头瓶装了,鱼过不了几天就死了。
坑塘的水常年都满汪汪的,水草便疯长,于是有人把镰刀绑在长棍上,把水草打上来喂猪。便有一群小孩围住看大人捞水草,有时也捞鱼。不过那时捞鱼很少用网,而是用炸药炸。把炸药装在酒瓶里,点燃后扔到坑里“轰”的一声响,水花四溅,接着便漂起一片大大小小的鱼,它们翻着白肚,在炸过的水波里摆动,炸鱼的人手执鱼兜将它们一个个捞上来。鱼并不是养的,都是野生的,当然也没人管,谁都可以捞,谁都可以炸。但那时的人好像不知道鱼好吃,并不见经常捞鱼,即使是捞鱼,也是图个玩儿。因此有人说坑塘里有鱼王,有一丈多长。我每每与小伙伴们到坑沿便死盯住水底,但终究也没见到鱼王,倒是在一次炸鱼中见到一条1米多长的大鲶鱼,足有几十斤重。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玩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坑塘东岸的沙滩。我们在那里追逐、打闹。春天的时候,沙滩上到处都有青蛙、蛤蟆,一到夜里蛙声四起,整个坑塘便热闹起来。我们曾将逮住的蛤蟆用火烧熟,然后赌咒“谁不吃谁没爹”每个人就分一块蛤蟆肉吃。现在想来,那肉该是无比好吃的,法规却是不让吃了。
稍大一些,便进入学校。下午放学,便挎了篮子去地里割草。一边走,一边拿一块窝头吃着。路过坑塘边,便停下来看水,有一种不愿离去的感觉。后来不知谁生的点子,把窝头掰碎了放到篮子里,再放进一块砖,然后放到坑塘边的水里,停一会儿,把篮子提上来,便会有十几条甚至数十条小草鱼在篮子里跳跃。每个人便数自己篮子里的鱼,多的竟达60多条。但这些鱼捞上来我们并没地方放,那时也不知道用油炸鱼。因此我们数过之后就看着小鱼在篮子里跳跃,看它们渐渐地开始躺在那儿喘气,就又把它们放到水里。然后再把篮子放进水里,再捞出来,再放,反复无数次,充满了乐趣,有时免不了误了割草,天黑了就胡乱扯些树枝回家喂羊,也因此挨过打骂。
冬天的时候,坑塘里结了厚厚的冰,有些鱼就被冻在里边。我和小伙伴总是在冰上玩耍,很多时候用一只脚踩一个半截砖,另一条腿一蹬,就向前滑,有的滑得很快,在前边跑,后边就追。我笨拙,总是滑不快,还爱摔跤。在冰上摔跤虽然疼,但最大的好处是不粘土。也有大孩子砸开冰逮鱼的,我们就围着看。因为缺氧,大的小的鱼都争着往砸开的洞口钻,一伸手就抓住了。有时在砸冰的时候也会出险“咯喳咯喳”的炸冰声会把我们吓得飞跑。大人见了,一顿训斥,还教我们,啥时候炸冰了,不能跑,赶快躺下或趴下,这样就掉不下冰窟了。后来我们再次遇到“咯喳咯喳”的炸冰声,就赶快躺在冰上,大气也不敢出。躺上好一会儿,身上可以感到冰的寒冷了,发现冰上只是炸了几条纹,才小心翼翼地爬起来,轻手轻脚地上岸。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回到了家乡的小学,那是1975年。以后,因为离外婆家远,便很少到外婆家去了。但每次去都要到坑塘边看看。有时做梦还在坑塘的沙滩上玩耍呢。
记不清是哪一年,那坑塘干涸了,再往后,坑塘被填平了,上面还盖起了房屋,再也找不到昔日坑塘的踪影了,连那座小石桥也没有了。与外婆说起坑塘,她说现在坑填了,一下大雨,水没处流,满街都是水,得多少天不能过。我就想,仅仅是这些吗?干涸了的坑塘不仅仅是这一个,家乡的坑塘还有几个有水呢?昔日那碧水青青、蛙声如歌、游鱼嬉水的迷人风景,到哪里去寻觅呢?
记忆中,外婆家乡的那个庞大的坑塘宛若一条河,或者说就是一段分切的河流。
说它像一条河,不仅因为它有1华里长,而且坑塘横在村的东头,大街便在坑塘处打住,一座小石桥连接着大街与村处的路。小桥下,波光粼粼,并不见水流动;站在桥上向两边眺望,竟也有一种淼淼的浩大之感。水清碧透澈,可以看见鱼儿在深青色的水草中游动。更像河流的地方,则是坑塘东岸数十米宽的沙滩。沙滩上还有或大或小的水洼,里边也会有数条小鱼游动。坑塘的西岸紧挨着住户,住户与坑塘之间是用砖砌的斜坡,砖缝里长满了草。斜坡的上面栽着风杨,郁郁葱葱的树叶在风下摇曳,发出“哗哗”的响声。村妇们或蹲或坐在坑沿上洗衣服,捶衣声与说笑声便此起彼伏。
坑塘的水源于下雨。一下雨满大街的水都向东流,然后通过坑沿一个石砌的“水簸箕”流到坑塘,隆隆的水声传得很远很远。水流到坑塘,便激起白花花的泡沫,然后四散开。此时,石桥下就有水流动,四周水也涨了。天一放晴,水便稍有下落,沙滩上便有了水洼,几条小鱼留到水洼里。它们欢快地在水洼里游动,并不悲伤。它们并不清楚自己的命运——不是水洼干了渴死,便是还没等水干了便被孩童逮住。我就干过多次这样的事,把小鱼逮住,用罐头瓶装了,鱼过不了几天就死了。
坑塘的水常年都满汪汪的,水草便疯长,于是有人把镰刀绑在长棍上,把水草打上来喂猪。便有一群小孩围住看大人捞水草,有时也捞鱼。不过那时捞鱼很少用网,而是用炸药炸。把炸药装在酒瓶里,点燃后扔到坑里“轰”的一声响,水花四溅,接着便漂起一片大大小小的鱼,它们翻着白肚,在炸过的水波里摆动,炸鱼的人手执鱼兜将它们一个个捞上来。鱼并不是养的,都是野生的,当然也没人管,谁都可以捞,谁都可以炸。但那时的人好像不知道鱼好吃,并不见经常捞鱼,即使是捞鱼,也是图个玩儿。因此有人说坑塘里有鱼王,有一丈多长。我每每与小伙伴们到坑沿便死盯住水底,但终究也没见到鱼王,倒是在一次炸鱼中见到一条1米多长的大鲶鱼,足有几十斤重。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玩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坑塘东岸的沙滩。我们在那里追逐、打闹。春天的时候,沙滩上到处都有青蛙、蛤蟆,一到夜里蛙声四起,整个坑塘便热闹起来。我们曾将逮住的蛤蟆用火烧熟,然后赌咒“谁不吃谁没爹”每个人就分一块蛤蟆肉吃。现在想来,那肉该是无比好吃的,法规却是不让吃了。
稍大一些,便进入学校。下午放学,便挎了篮子去地里割草。一边走,一边拿一块窝头吃着。路过坑塘边,便停下来看水,有一种不愿离去的感觉。后来不知谁生的点子,把窝头掰碎了放到篮子里,再放进一块砖,然后放到坑塘边的水里,停一会儿,把篮子提上来,便会有十几条甚至数十条小草鱼在篮子里跳跃。每个人便数自己篮子里的鱼,多的竟达60多条。但这些鱼捞上来我们并没地方放,那时也不知道用油炸鱼。因此我们数过之后就看着小鱼在篮子里跳跃,看它们渐渐地开始躺在那儿喘气,就又把它们放到水里。然后再把篮子放进水里,再捞出来,再放,反复无数次,充满了乐趣,有时免不了误了割草,天黑了就胡乱扯些树枝回家喂羊,也因此挨过打骂。
冬天的时候,坑塘里结了厚厚的冰,有些鱼就被冻在里边。我和小伙伴总是在冰上玩耍,很多时候用一只脚踩一个半截砖,另一条腿一蹬,就向前滑,有的滑得很快,在前边跑,后边就追。我笨拙,总是滑不快,还爱摔跤。在冰上摔跤虽然疼,但最大的好处是不粘土。也有大孩子砸开冰逮鱼的,我们就围着看。因为缺氧,大的小的鱼都争着往砸开的洞口钻,一伸手就抓住了。有时在砸冰的时候也会出险“咯喳咯喳”的炸冰声会把我们吓得飞跑。大人见了,一顿训斥,还教我们,啥时候炸冰了,不能跑,赶快躺下或趴下,这样就掉不下冰窟了。后来我们再次遇到“咯喳咯喳”的炸冰声,就赶快躺在冰上,大气也不敢出。躺上好一会儿,身上可以感到冰的寒冷了,发现冰上只是炸了几条纹,才小心翼翼地爬起来,轻手轻脚地上岸。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回到了家乡的小学,那是1975年。以后,因为离外婆家远,便很少到外婆家去了。但每次去都要到坑塘边看看。有时做梦还在坑塘的沙滩上玩耍呢。
记不清是哪一年,那坑塘干涸了,再往后,坑塘被填平了,上面还盖起了房屋,再也找不到昔日坑塘的踪影了,连那座小石桥也没有了。与外婆说起坑塘,她说现在坑填了,一下大雨,水没处流,满街都是水,得多少天不能过。我就想,仅仅是这些吗?干涸了的坑塘不仅仅是这一个,家乡的坑塘还有几个有水呢?昔日那碧水青青、蛙声如歌、游鱼嬉水的迷人风景,到哪里去寻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