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西部——昌耀永生永在的西部诗
九五中文网 www.zw95.net,北漠尘清——巴图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远在天国的诗人,你的墓碑在西部。一位诗神,屹立在高高的诗国,时刻俯瞰着这块令其魂梦所到的西部高地!
西部诗人昌耀,1936年6月出生于湖南常德,幼年在湖南桃园县的乡村长大。一生经历坎坷,历经磨难。1950年,14的少年昌耀参军,奔赴抗美援朝前线,1953年停战前夕,在朝鲜元山附近身负重伤回国治疗并退役。1955年6月在河北省荣军中学高中毕业后报名参加大西北开发,辗转青海西部荒原从事农垦。1957年因诗作林中试笛被打成右派,此后,昌耀以“大山囚徒”的身份,在青藏高原上度过了二十二年的“赎罪者”生活,直到1979年平反“精神始得解放”2000年3月23日,身患绝症的昌耀在青海省人民医院跳楼自杀,享年64岁。
少年昌耀与母亲的离愁别恨于冥冥之中昭示着他平生奔波他乡和历经苦难的坎坷命运。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前夕,13周岁的昌耀满怀着保家卫国的一腔热血,瞒着母亲和家人报名开赴辽东边防前线。母亲心急如焚,到处寻访,最后在部队开拔前,终于在一处临街店铺的小阁楼上,找到了年幼的儿子,年轻的昌耀躺在床铺上装睡,母亲见他满头汗水窘迫的样子,不忍他难堪,心疼的下楼走了,当昌耀奔到窗口寻找母亲,只看到一个远去的背影。一年后四十岁的母亲在贫病交加中寂然辞世。出征前的匆匆一别,成了昌耀和母亲的决别,这件事成了昌耀一生记忆中“最为不忍的一幕”
秉持虔诚和敬畏的态度,公正地评价西部文化及其西部诗人昌耀的诗作,是探索和研究西部文化精神必须遵循的准则,也是对曾经崛起在西部荒原上的伟大诗人最真挚的纪念。
昌耀的诗无疑是20世纪西部诗坛的独唱,之所以称之为独唱,在于诗人在数十年的西部生活经历中,敢于把自己本真的心灵世界一览无余地同构在西部大开大阖的历史长河与现实际遇中,以诗的语言追求和寻觅放达拓朴的天地英雄般的精神存在,以探险者和殉道者的无畏与尊严把自己“晾晒”在西部的历史苍茫和现实苦难这一“上帝的沙盘”上,直至生命与灵魂的最后升腾。昌耀和他的诗之所以不朽,源于西部文化精神的不朽。假如没有酷暑寒冬、骄阳似火的西部自然和凿通古今、贯穿东西的西部精神的磨砺和孕育,昌耀也许只会成长为一个南国水乡吟花弄梅的平庸文人,一个充满灵秀和妩媚气质的墨客。
是西部造就了昌耀,因此他是西部自然和西部精神分娩生成并终生“高昂着头颅”的英雄诗人,他的不可模拟,就象白头的巴颜喀拉雪山一样特立独行在世纪诗人的巅峰之上,他既是“巨人般屹立的河床”也是“巨人般躺倒的河床”在他用哲人的深思熟虑铸造的“诗歌王国里”陈布着西部厚重绵长的岁月沧桑。昌耀的自由精神和诗神精神是西部文化精神本真存在的象征之一,因此,把他同惠特曼、聂鲁达、帕斯、埃利蒂斯这些用太阳和月亮之精神打造出来的诗神一起,镌刻在人类诗神世界永不磨灭的时空摩崖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虽然昌耀和三毛一样,他们都以对现实人生的无奈和对自我生命的绝对把握这种方式结束了自己生命的一个段落“将自己的文化命运与人生命运高度统合和完全定格在永恒的完成、果敢的把握和坚韧的持守之中。”在苟活者看来“好死不如赖活着”为了苟且的活着必须忍受被羞辱、被欺凌和被损害的现实际遇,自杀者的结局似乎是悲剧性的。呜呼哀哉!岂不知苟且的活者,无非是对人性的极端的蔑视和侮辱,所谓悲剧性的判断,只是对苟活者自己的宣判。于诗人,自主果决地把握自己的生命,则是他们人格独立、尊严和高贵的惊天动地的确证。在诗歌的王国里,昌耀是当之无愧的贵族“可杀而不可辱”的贵族,在他们人生的某一个转折点上,高悬在他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宝剑已经掌握在他们自由、自主、自断的手上,因此他们是自己生命精神的主宰者,他们更是自己自由精神的主宰者。
透过昌耀的诗,我始终认为,常耀永生永在的精神意义在于,他对西部深深的眷恋表现在“始终怀抱者一颗赤子之心,以被苦难所铸造的诗歌来供奉和朝圣西部。”也正因此,他的精神通过诗的语言、诗的哲理、诗的勇敢、诗的忠诚与博大辽阔、雄浑旷达的西部精神实现了“心灵意义上”的“汇合与交融。”所以,昌耀以对的生命精神和自由精神,确立了他是“西部的圣徒”他用诗歌的结构化语言顶礼膜拜的是天赐神授的西部,他的每一行诗,都是对西部的永恒和西部的神圣的礼拜,这就奠定了“昌耀之与西部,昌耀的诗语世界之与西部世界的关系”只能是“圣徒与神圣”之间的关系。
远在天国的诗人,你的墓碑在西部。一位诗神,屹立在高高的诗国,时刻俯瞰着这块令其魂梦所到的西部高地!
西部诗人昌耀,1936年6月出生于湖南常德,幼年在湖南桃园县的乡村长大。一生经历坎坷,历经磨难。1950年,14的少年昌耀参军,奔赴抗美援朝前线,1953年停战前夕,在朝鲜元山附近身负重伤回国治疗并退役。1955年6月在河北省荣军中学高中毕业后报名参加大西北开发,辗转青海西部荒原从事农垦。1957年因诗作林中试笛被打成右派,此后,昌耀以“大山囚徒”的身份,在青藏高原上度过了二十二年的“赎罪者”生活,直到1979年平反“精神始得解放”2000年3月23日,身患绝症的昌耀在青海省人民医院跳楼自杀,享年64岁。
少年昌耀与母亲的离愁别恨于冥冥之中昭示着他平生奔波他乡和历经苦难的坎坷命运。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前夕,13周岁的昌耀满怀着保家卫国的一腔热血,瞒着母亲和家人报名开赴辽东边防前线。母亲心急如焚,到处寻访,最后在部队开拔前,终于在一处临街店铺的小阁楼上,找到了年幼的儿子,年轻的昌耀躺在床铺上装睡,母亲见他满头汗水窘迫的样子,不忍他难堪,心疼的下楼走了,当昌耀奔到窗口寻找母亲,只看到一个远去的背影。一年后四十岁的母亲在贫病交加中寂然辞世。出征前的匆匆一别,成了昌耀和母亲的决别,这件事成了昌耀一生记忆中“最为不忍的一幕”
秉持虔诚和敬畏的态度,公正地评价西部文化及其西部诗人昌耀的诗作,是探索和研究西部文化精神必须遵循的准则,也是对曾经崛起在西部荒原上的伟大诗人最真挚的纪念。
昌耀的诗无疑是20世纪西部诗坛的独唱,之所以称之为独唱,在于诗人在数十年的西部生活经历中,敢于把自己本真的心灵世界一览无余地同构在西部大开大阖的历史长河与现实际遇中,以诗的语言追求和寻觅放达拓朴的天地英雄般的精神存在,以探险者和殉道者的无畏与尊严把自己“晾晒”在西部的历史苍茫和现实苦难这一“上帝的沙盘”上,直至生命与灵魂的最后升腾。昌耀和他的诗之所以不朽,源于西部文化精神的不朽。假如没有酷暑寒冬、骄阳似火的西部自然和凿通古今、贯穿东西的西部精神的磨砺和孕育,昌耀也许只会成长为一个南国水乡吟花弄梅的平庸文人,一个充满灵秀和妩媚气质的墨客。
是西部造就了昌耀,因此他是西部自然和西部精神分娩生成并终生“高昂着头颅”的英雄诗人,他的不可模拟,就象白头的巴颜喀拉雪山一样特立独行在世纪诗人的巅峰之上,他既是“巨人般屹立的河床”也是“巨人般躺倒的河床”在他用哲人的深思熟虑铸造的“诗歌王国里”陈布着西部厚重绵长的岁月沧桑。昌耀的自由精神和诗神精神是西部文化精神本真存在的象征之一,因此,把他同惠特曼、聂鲁达、帕斯、埃利蒂斯这些用太阳和月亮之精神打造出来的诗神一起,镌刻在人类诗神世界永不磨灭的时空摩崖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虽然昌耀和三毛一样,他们都以对现实人生的无奈和对自我生命的绝对把握这种方式结束了自己生命的一个段落“将自己的文化命运与人生命运高度统合和完全定格在永恒的完成、果敢的把握和坚韧的持守之中。”在苟活者看来“好死不如赖活着”为了苟且的活着必须忍受被羞辱、被欺凌和被损害的现实际遇,自杀者的结局似乎是悲剧性的。呜呼哀哉!岂不知苟且的活者,无非是对人性的极端的蔑视和侮辱,所谓悲剧性的判断,只是对苟活者自己的宣判。于诗人,自主果决地把握自己的生命,则是他们人格独立、尊严和高贵的惊天动地的确证。在诗歌的王国里,昌耀是当之无愧的贵族“可杀而不可辱”的贵族,在他们人生的某一个转折点上,高悬在他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宝剑已经掌握在他们自由、自主、自断的手上,因此他们是自己生命精神的主宰者,他们更是自己自由精神的主宰者。
透过昌耀的诗,我始终认为,常耀永生永在的精神意义在于,他对西部深深的眷恋表现在“始终怀抱者一颗赤子之心,以被苦难所铸造的诗歌来供奉和朝圣西部。”也正因此,他的精神通过诗的语言、诗的哲理、诗的勇敢、诗的忠诚与博大辽阔、雄浑旷达的西部精神实现了“心灵意义上”的“汇合与交融。”所以,昌耀以对的生命精神和自由精神,确立了他是“西部的圣徒”他用诗歌的结构化语言顶礼膜拜的是天赐神授的西部,他的每一行诗,都是对西部的永恒和西部的神圣的礼拜,这就奠定了“昌耀之与西部,昌耀的诗语世界之与西部世界的关系”只能是“圣徒与神圣”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