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中文网 www.zw95.net,迷失在一六二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执行护卫任务。以后大家出门也都千万记着要随身携带武器,配合警卫人员,以及尽量不要单独行动。”
作为代表团副团长。林汉龙提出这样的要求也是理所当然,而郭逸当然不会反对电报纸很快便在代表团所有成员手中传阅了一圈,包括隔壁胡雯他们也看过了。大伙儿对于加强自身安全保卫工作都持双手赞成态度,毕竟这帮现代人都很怕死。
期间连周延儒,徐应垣等人也都看到了电报内容哪怕仅仅是出于礼貌,也该把电报内容向他们公开。否则一帮人跑到别人家里去做客,忽然拿出一张纸条仅在客人手中传阅,却将主人丢在一边,那无论如何都太失礼了。
这帮明朝人对于电报上的内容其实并不太关心,但对于无线电报本身却极有兴趣本来这次与短毛的谈判中,明朝方面事先拟定的计划中,很重要一条就是要设法得到电报技术,或者至少是使用权。
于是话题很自然的便转到了相关方面,周延儒等人原本以为短毛对这项技术必定是讳莫如深,毕竟这种远程通讯技术所带来的优势实在太大了无论是在军事,政治还是经济方面,整个儿就是全方位的提升。先前王璞在海南岛上向大明悄悄送情报的时候,也只是说听闻短毛有这项技术,但被保守的非常严密,他也无法了解更多。
不过随着陈涛在北京落脚,频繁的使用电报与后方联系,这项技术也越来越广为人知。而且陈涛在这方面很大方,除了自己使用外,与琼海军关系密切的那些政治和商业伙伴也都可以用上。到后来更是干脆在明光堂旁边开了家电报局子,只要愿意支付高达一个字五钱银子天价的客户,都能使用!
于是连大明朝的官府都能用上这项技术了,但因为有无线电报的地方仅限于那些琼海军据点以及他们在沿海地区设置的中转站,其辐射范围相对于大明朝两京十三省的广阔天地当然是严重不足。于是最近一段时间,在大明官场上出现了这样一种奇怪现象:远在千里之外的海南岛,甚至吕宋,如果有必要的话,其讯息可在一天内便能传达到北京城。而其它地方,哪怕是通州这样的近在咫尺之地,也依旧按惯例要好几天才能交流一次通过信使。
根本不用任何人去呼吁,如此强烈的对比自然而然给了明政府极大的压力。哪怕是那些最颟顸,最不思进取的官僚,也能意识到这其中的巨大差异。因此对于大明朝廷来说,要设法弄到短毛的无线电报技术,难得成为了一件满朝文武全都意见一致,没有任何反对意见的“善政”。
不过在具体怎样获得的方法上,还是有些差别的有人主张要短毛献出全部技术,这肯定属于到现在还没搞明白状况的。大多数有点头脑的都不做此奢望,指望着能花钱从短毛那里多买几台电报机,将其布置到全国各地也就行了。只是当他们找到陈涛,表达了上述愿望之后,才发现这事儿没这么简单。
光有电报机,没有相应的操作人员也是白搭,而所谓“操作人员”可不仅仅只承担一项日常收发报任务,诸如电力供应,日常保养,后续维修等工作也少不了的有些工作在琼海军中都需要“真短毛”亲自来干。想要培养出一批能取而代之的明朝技师来,就算琼海军方面愿意毫不藏私的全力栽培,没个若干年功夫也甭指望能成才。
另一方面,委员会虽然同意向大明朝开放这项技术,其目标可不是为了赚取几个卖电报机的钱。肯定要用来换取一些政治筹码的,至于具体要换些什么,则要通过谈判来决定代表团正是为此而来。
故而此刻周延儒他们主动提到此事,却正中林汉龙的下怀他领导的那支工程队在琼海军中正是专门负责此类“高科技”项目的施工与维护,从水电站到电报站,全是他的业务范围,当即便侃侃而谈起来,只一会儿工夫便吹得在座那些明朝高官个个都晕头转向林汉龙可不是那种只会闷头做活的工程狗,他以前就经常在外面跑项目,嘴皮子本就能说会道的。穿越之后也不是整天躲在绿区不见外人,搞施工经常要跟明朝本地人打交道的,上到富商下到老农都接触过。这回碰到的官儿虽然大了些,但只要是在他擅长的工程技术范畴内,大明首辅周延儒和一个琼州府寻常乡绅也没啥两样反正都是一窍不通。(未完待续。)
执行护卫任务。以后大家出门也都千万记着要随身携带武器,配合警卫人员,以及尽量不要单独行动。”
作为代表团副团长。林汉龙提出这样的要求也是理所当然,而郭逸当然不会反对电报纸很快便在代表团所有成员手中传阅了一圈,包括隔壁胡雯他们也看过了。大伙儿对于加强自身安全保卫工作都持双手赞成态度,毕竟这帮现代人都很怕死。
期间连周延儒,徐应垣等人也都看到了电报内容哪怕仅仅是出于礼貌,也该把电报内容向他们公开。否则一帮人跑到别人家里去做客,忽然拿出一张纸条仅在客人手中传阅,却将主人丢在一边,那无论如何都太失礼了。
这帮明朝人对于电报上的内容其实并不太关心,但对于无线电报本身却极有兴趣本来这次与短毛的谈判中,明朝方面事先拟定的计划中,很重要一条就是要设法得到电报技术,或者至少是使用权。
于是话题很自然的便转到了相关方面,周延儒等人原本以为短毛对这项技术必定是讳莫如深,毕竟这种远程通讯技术所带来的优势实在太大了无论是在军事,政治还是经济方面,整个儿就是全方位的提升。先前王璞在海南岛上向大明悄悄送情报的时候,也只是说听闻短毛有这项技术,但被保守的非常严密,他也无法了解更多。
不过随着陈涛在北京落脚,频繁的使用电报与后方联系,这项技术也越来越广为人知。而且陈涛在这方面很大方,除了自己使用外,与琼海军关系密切的那些政治和商业伙伴也都可以用上。到后来更是干脆在明光堂旁边开了家电报局子,只要愿意支付高达一个字五钱银子天价的客户,都能使用!
于是连大明朝的官府都能用上这项技术了,但因为有无线电报的地方仅限于那些琼海军据点以及他们在沿海地区设置的中转站,其辐射范围相对于大明朝两京十三省的广阔天地当然是严重不足。于是最近一段时间,在大明官场上出现了这样一种奇怪现象:远在千里之外的海南岛,甚至吕宋,如果有必要的话,其讯息可在一天内便能传达到北京城。而其它地方,哪怕是通州这样的近在咫尺之地,也依旧按惯例要好几天才能交流一次通过信使。
根本不用任何人去呼吁,如此强烈的对比自然而然给了明政府极大的压力。哪怕是那些最颟顸,最不思进取的官僚,也能意识到这其中的巨大差异。因此对于大明朝廷来说,要设法弄到短毛的无线电报技术,难得成为了一件满朝文武全都意见一致,没有任何反对意见的“善政”。
不过在具体怎样获得的方法上,还是有些差别的有人主张要短毛献出全部技术,这肯定属于到现在还没搞明白状况的。大多数有点头脑的都不做此奢望,指望着能花钱从短毛那里多买几台电报机,将其布置到全国各地也就行了。只是当他们找到陈涛,表达了上述愿望之后,才发现这事儿没这么简单。
光有电报机,没有相应的操作人员也是白搭,而所谓“操作人员”可不仅仅只承担一项日常收发报任务,诸如电力供应,日常保养,后续维修等工作也少不了的有些工作在琼海军中都需要“真短毛”亲自来干。想要培养出一批能取而代之的明朝技师来,就算琼海军方面愿意毫不藏私的全力栽培,没个若干年功夫也甭指望能成才。
另一方面,委员会虽然同意向大明朝开放这项技术,其目标可不是为了赚取几个卖电报机的钱。肯定要用来换取一些政治筹码的,至于具体要换些什么,则要通过谈判来决定代表团正是为此而来。
故而此刻周延儒他们主动提到此事,却正中林汉龙的下怀他领导的那支工程队在琼海军中正是专门负责此类“高科技”项目的施工与维护,从水电站到电报站,全是他的业务范围,当即便侃侃而谈起来,只一会儿工夫便吹得在座那些明朝高官个个都晕头转向林汉龙可不是那种只会闷头做活的工程狗,他以前就经常在外面跑项目,嘴皮子本就能说会道的。穿越之后也不是整天躲在绿区不见外人,搞施工经常要跟明朝本地人打交道的,上到富商下到老农都接触过。这回碰到的官儿虽然大了些,但只要是在他擅长的工程技术范畴内,大明首辅周延儒和一个琼州府寻常乡绅也没啥两样反正都是一窍不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