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中文网 www.zw95.net,山渐青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一百八十六章 八贤王
革新和守旧两派的朝争仍看不到结束的希望,几日来双方私下不停地串联,白天就在朝堂之上唇枪舌剑,无休无止,朝政几乎荒废,晏殊每日为此忧心忡忡,许清私下里让荆六郎等人跟踪斥探,但所获寥寥无几,他一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士子们也异常的活跃,不同的声音在太学和国子监里也形成了另一个战场,甚至因争论过于激烈,已经有斗殴事件发生。冯雨他们主持的京华时报天天人满为患,在许清的严令下,过于尖锐的言论也没敢刊登,但对革新派有所倾斜是免不了的。
赵祯三次招他进天章阁问计,希望找出一个两全之策,然而这种政争安有两全计?许清又不好说得太过。毕竟自己也身陷局中,而且就是引发朝争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他力主全部罢免夏竦***只怕换来相反的效果,而且他也知道自己没有这样的影响力,赵祯作为皇帝,所是考虑的必是皇权的稳定,其次才会考虑其他。
庆历二年九月十六日,文德殿里依然是激烈的争持,从前几日引典据典的驳斥,已经更多的转到单纯的人身攻击上,那些御使言官更是捕风捉影地弹劾某某贪污渎职,不用什么真凭真据,只虽风闻就行,不信陛下你就下旨去查!
许清些累了,听得太多,看不到结束的曙光,他甚至不想再苦熬着大早起来,参加这种无休无止的扯蛋了,但他不得不来,这事已不单是关系他个人荣辱的问题,他无时不在担心夏竦他们便出什么阴招来,让他在家里安睡他也睡不着。
正在他厌厌然时,御使刘元瑜又一次把矛头指向许清来。
“陛下,许清所办京华时报,蛊惑人心,煽动民意,任其发展下去,朝廷难安,社稷不稳,臣请陛下降旨取缔京华时报,冶许清妖言惑众之罪!”
果然来了,其实谁都知道话语权的重要,京华时报虽然没有过激的言论,但无形中偏袒革新,许清的《少年中国说》便是最好的例子。不过许清不怕什么,他带着一丝懒洋洋的味道反问道:“刘御使说我蛊惑人心,那就请拿出证据来吧,京华时报哪句话有反意啊?而且怎么就没把刘御使你蛊惑住呢,既然连刘御使这种说话没过脑子的人都没蛊惑住,陛下,京华时报刊登的文章不足为虑也!”
听了许清的话,再看看他带着些懒洋洋的样子,赵祯觉得很痛苦,是的,他憋着笑憋得很痛苦。蔡襄一派许多人已经肆无忌惮的笑出来,许清后面那句话说得很有艺术,‘没过脑子’的过字被他压得极短促,听起来就跟‘没脑子’一样。
刘元瑜气得浑身发颤,正想捋袖子上来跟许清拼命,文德殿外突然高唱:荆王觐见!
根本不用赵祯传见,许清转而就看到一个五十来岁,胡子花白,身材拔高的老人,头戴贤冠,一身亲王朝服,让这位荆王看上去不怒而威。荆王一进殿,许清忍不住先往他手上看去,只是除了笏板外,什么也没看到。
赵祯甚至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连声吩咐值殿太监给荆王准备太师椅。荆王啊!连皇帝都要退让几分的人物,听说他这些年已极少过问政事,今儿怎么来奏这热闹了?
许清这段时间常跟曹佾混一块,呃,应该说是曹佾常跟许清混,许清多少也接触了一些宗室勋贵,对这位在皇室中威望甚至超过赵祯的人物,许清自然重点了解过。
荆王赵元俨,太宗第八子,真宗胞弟,赵祯的亲亲八皇叔,荆王在朝内外、国内外、宗室内外、民间百姓中,德高望重,老幼妇孺皆知其大名。所以,都称他“八大王”、“八贤王”。赵祯即位,益加尊宠,赐入朝不趋,凡有所请必应,并御笔手书谢牍。在太后刘娥临朝称制期间,一直是靠着八贤王无形的牵制她,后来虽然谈出朝廷,但八贤王的威望丝毫未损。
前几年李元昊起兵立国,宋夏大战不休,有一回荆王问翊善王涣:“西北李元昊平定了吗?”
王涣答道:“还没有!”
“如此,要宰相何用?”
八贤王一句责问,满朝打颤,鸦雀无声,当时的宰相是独揽东、西二府之权的吕夷简,可谓是无人敢逆其锋,敢逆的象范仲淹等人都被撇到角落里去了,面对八贤王的责问,连吕夷简都只能低声下气忍受着。
当时国库无钱,八贤王还个人捐出五十万贯作军资,相比明末崇祯时期那些要钱不要命的皇亲国戚,李自成打到京师了,崇祯要他们捐点军费,每人还推三阻四捐个百十两做做样子,两相比较之下,八贤王无愧于‘贤’字... -->>
第一百八十六章 八贤王
革新和守旧两派的朝争仍看不到结束的希望,几日来双方私下不停地串联,白天就在朝堂之上唇枪舌剑,无休无止,朝政几乎荒废,晏殊每日为此忧心忡忡,许清私下里让荆六郎等人跟踪斥探,但所获寥寥无几,他一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士子们也异常的活跃,不同的声音在太学和国子监里也形成了另一个战场,甚至因争论过于激烈,已经有斗殴事件发生。冯雨他们主持的京华时报天天人满为患,在许清的严令下,过于尖锐的言论也没敢刊登,但对革新派有所倾斜是免不了的。
赵祯三次招他进天章阁问计,希望找出一个两全之策,然而这种政争安有两全计?许清又不好说得太过。毕竟自己也身陷局中,而且就是引发朝争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他力主全部罢免夏竦***只怕换来相反的效果,而且他也知道自己没有这样的影响力,赵祯作为皇帝,所是考虑的必是皇权的稳定,其次才会考虑其他。
庆历二年九月十六日,文德殿里依然是激烈的争持,从前几日引典据典的驳斥,已经更多的转到单纯的人身攻击上,那些御使言官更是捕风捉影地弹劾某某贪污渎职,不用什么真凭真据,只虽风闻就行,不信陛下你就下旨去查!
许清些累了,听得太多,看不到结束的曙光,他甚至不想再苦熬着大早起来,参加这种无休无止的扯蛋了,但他不得不来,这事已不单是关系他个人荣辱的问题,他无时不在担心夏竦他们便出什么阴招来,让他在家里安睡他也睡不着。
正在他厌厌然时,御使刘元瑜又一次把矛头指向许清来。
“陛下,许清所办京华时报,蛊惑人心,煽动民意,任其发展下去,朝廷难安,社稷不稳,臣请陛下降旨取缔京华时报,冶许清妖言惑众之罪!”
果然来了,其实谁都知道话语权的重要,京华时报虽然没有过激的言论,但无形中偏袒革新,许清的《少年中国说》便是最好的例子。不过许清不怕什么,他带着一丝懒洋洋的味道反问道:“刘御使说我蛊惑人心,那就请拿出证据来吧,京华时报哪句话有反意啊?而且怎么就没把刘御使你蛊惑住呢,既然连刘御使这种说话没过脑子的人都没蛊惑住,陛下,京华时报刊登的文章不足为虑也!”
听了许清的话,再看看他带着些懒洋洋的样子,赵祯觉得很痛苦,是的,他憋着笑憋得很痛苦。蔡襄一派许多人已经肆无忌惮的笑出来,许清后面那句话说得很有艺术,‘没过脑子’的过字被他压得极短促,听起来就跟‘没脑子’一样。
刘元瑜气得浑身发颤,正想捋袖子上来跟许清拼命,文德殿外突然高唱:荆王觐见!
根本不用赵祯传见,许清转而就看到一个五十来岁,胡子花白,身材拔高的老人,头戴贤冠,一身亲王朝服,让这位荆王看上去不怒而威。荆王一进殿,许清忍不住先往他手上看去,只是除了笏板外,什么也没看到。
赵祯甚至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连声吩咐值殿太监给荆王准备太师椅。荆王啊!连皇帝都要退让几分的人物,听说他这些年已极少过问政事,今儿怎么来奏这热闹了?
许清这段时间常跟曹佾混一块,呃,应该说是曹佾常跟许清混,许清多少也接触了一些宗室勋贵,对这位在皇室中威望甚至超过赵祯的人物,许清自然重点了解过。
荆王赵元俨,太宗第八子,真宗胞弟,赵祯的亲亲八皇叔,荆王在朝内外、国内外、宗室内外、民间百姓中,德高望重,老幼妇孺皆知其大名。所以,都称他“八大王”、“八贤王”。赵祯即位,益加尊宠,赐入朝不趋,凡有所请必应,并御笔手书谢牍。在太后刘娥临朝称制期间,一直是靠着八贤王无形的牵制她,后来虽然谈出朝廷,但八贤王的威望丝毫未损。
前几年李元昊起兵立国,宋夏大战不休,有一回荆王问翊善王涣:“西北李元昊平定了吗?”
王涣答道:“还没有!”
“如此,要宰相何用?”
八贤王一句责问,满朝打颤,鸦雀无声,当时的宰相是独揽东、西二府之权的吕夷简,可谓是无人敢逆其锋,敢逆的象范仲淹等人都被撇到角落里去了,面对八贤王的责问,连吕夷简都只能低声下气忍受着。
当时国库无钱,八贤王还个人捐出五十万贯作军资,相比明末崇祯时期那些要钱不要命的皇亲国戚,李自成打到京师了,崇祯要他们捐点军费,每人还推三阻四捐个百十两做做样子,两相比较之下,八贤王无愧于‘贤’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