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中文网 www.zw95.net,白杨桥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唐朝是繁荣的,也是繁华的。无论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还是文化。
公元8世纪,世界上只有三个大帝国,唐朝傲居其中,它的疆域。盛时疆域东至安东府(今朝鲜平壤),西至安西府(今新疆库车),南至日南郡(今越南清化),北至安北府(今蒙古哈拉和林)。而“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出现,也使得封建社会的经济上了一个高台,米仓里新谷子压着旧谷子,常年不动,穿钱的绳子都烂了。唐朝的军队击突厥,征高丽,和西藏。长安成了国际大都市。文化也空前繁荣:唐诗,更是一朵花中的牡丹,它硕大、华贵、雍容。在中国,不,在人类历史上,都是一朵霸王之花。就在这满天的繁华里,却又一缕寂寞在游走着,几十汗牛充栋的正史不屑一顾,不屑一提,它依然倔强的开在。伴随它的还有一叠彩色的信笺,从大唐的地上空滑落到了今天。
-
大历五年(770)薛涛生于长安,其父薛郧是一京都小吏。
薛涛幼时即显过人天赋,八岁能诗,其父曾以“咏梧桐”为题,吟了两句诗:“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应声即对:“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现在看来,这句诗仿佛成了她的一个谒语。
“安史之乱”把这一家也逼到了成都。国家不幸诗家也跟着受苦。那时的唐朝已经透露除腐朽的真相,薛涛的韶华却在诗歌的国度里挺拔成一株修簧。她姿容美艳,性敏慧;洞晓音律,多才艺。声名倾动一时。
十四岁时,薛郧逝世。孤儿寡母的现实把薛涛早早抛入自谋生路的境地。豆蔻年华的她,是迫于生计,还是北人逼迫,亦或兼而有之?原因已经不重要了,结果就是贞元元年(785)薛涛被加入了载着官方编制的乐籍。
当时的乐伎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时尚,什么节日乐游啊,庆典宴会啊,用来歌舞奏乐,侍宴赋诗,主要作用是为人助兴的。乐伎中有男乐伎女乐伎,虽然如日本的艺伎一样卖艺不卖身,但社会的底下却是很显然的。有这样的事实令人玩味:一是贞元五年薛涛被罚赴松州,一是被安置在校书郎的岗位。这都是当时统略西南的节度使韦皋的“功德“打了一棍子,再给了枣子吃,越看越有美国美圆加大棒政策的精髓。
究竟是什么,使得这位四川最高长官如此折腾?鲁迅先生早就看透了:不过是吃人两字,二女人和小孩又是被吃的最低等。唐朝是繁华自由的,那却不是对薛涛说的。那样的社会和身份,想要有独立的人格,想要自由自在的生活,是要付出代价的。现在想想答案明摆着:不过是扫了韦大人的兴,杵了韦大人的意,甚至不排除某种特定场合下男人心底的醋意。
好在有诗歌相伴,她可以长歌当哭:
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二首
闻道边城苦,今来到始知。差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
黠虏犹遵命,烽烟直北愁。却教严谴妾,不敢向松州!
罚赴边上韦相公二首
萤在荒芜月在天,萤飞岂到月轮边。
重光万里应相照,目断云霄信不传。
按辔岭头寒复寒,微风细雨彻心肝。
但得放儿归舍去,山水屏风永不看
即使后人非议的十离诗,也能感受到一个女子的血泪控诉和绵里藏针的抗争。独立的人格,新意的诗篇,可与男人相匹敌的见地,让男人世界的当权者,甚至诗人们无法小瞧,岂止是不敢小瞧,甚至钦佩和敬畏。元和二元和三年武元衡奏薛涛为校书郎。
在这个男人的世界里,已经无法忽视这种独立的存在。白居易、张籍、杜牧、刘禹锡、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张祜等,都与薛涛有诗文酬唱,韦皋,李德裕,段文昌等节度使都以诗人相待。在薛涛的有生之年,剑南节度使总共换过了十一位,而每一位都对她十分青睐和敬重。每一位上任必定都要拜访这位成都的女校书,也成了官场惯例。据说,因为有薛涛的存在,诗人们每写出一首诗,第一个想给皇帝看,第二个就想给薛涛看。
以一个乐伎的身份,在那样一个男人的世界里,该是忍受了怎样的尴尬、无助、惊恐、孤独和压抑,甚至屈辱。这一颗高贵而有骄傲的心,该会是留有怎样的血泪记忆?所以就在争得尊严与尊重的同时,她毅然出钱脱离了乐籍。为了这份难得的自由,她肯定是做了长期的准备的,从物质到精神。
人是害怕孤独的,何况这个美丽而有奇才的女子?父亲早逝,又没有兄弟姐妹。孑然一身,无依无靠的她多么渴望一个忠实而热忱的男人,能给她一份真爱,为她撑起一方没有委屈的晴空。
这个时候,元稹登场了。公元809年,薛涛和元稹相遇、相识、相爱。两人在蜀地共度了一年。薛涛的美丽、才气,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她的痴情,她的诗,都让三十一岁的元稹一见钟情。尽管元稹刚刚为过逝的妻子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诗句。
两情相悦使得这个孤苦的女子,第一次,象花一样怒放了。现在想来,她肯定得到了爱的誓言,甚至还有被迎娶的承诺也说不定。她以飞蛾扑火的决绝飞向了自己的爱情,她以瀑布跳崖的不顾扑向了自己的爱情,她以为那是生命的飞翔。
池上双鸟诗就是这时候写成的。
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
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
但是,最后,元稹终于还是走了。
而且,再也没有回去。
那样的社会里长大的男人,他有上千的理由:事业、家庭、出身、社会舆论、仕途影响等等等等,在这方面男女是不一样的啊,薛涛在痴痴的等着,为爱情煎熬。她甚至望着天上的云彩、江畔的垂柳、院中的春花,都幻化成元稹的形象,与它们诉说离情之苦。就象一个丈夫远出的空闺女子一样,等出满怀的幽怨与渴盼,汇成了流传后世的名诗──“锦江春望词”四首... -->>
唐朝是繁荣的,也是繁华的。无论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还是文化。
公元8世纪,世界上只有三个大帝国,唐朝傲居其中,它的疆域。盛时疆域东至安东府(今朝鲜平壤),西至安西府(今新疆库车),南至日南郡(今越南清化),北至安北府(今蒙古哈拉和林)。而“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出现,也使得封建社会的经济上了一个高台,米仓里新谷子压着旧谷子,常年不动,穿钱的绳子都烂了。唐朝的军队击突厥,征高丽,和西藏。长安成了国际大都市。文化也空前繁荣:唐诗,更是一朵花中的牡丹,它硕大、华贵、雍容。在中国,不,在人类历史上,都是一朵霸王之花。就在这满天的繁华里,却又一缕寂寞在游走着,几十汗牛充栋的正史不屑一顾,不屑一提,它依然倔强的开在。伴随它的还有一叠彩色的信笺,从大唐的地上空滑落到了今天。
-
大历五年(770)薛涛生于长安,其父薛郧是一京都小吏。
薛涛幼时即显过人天赋,八岁能诗,其父曾以“咏梧桐”为题,吟了两句诗:“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应声即对:“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现在看来,这句诗仿佛成了她的一个谒语。
“安史之乱”把这一家也逼到了成都。国家不幸诗家也跟着受苦。那时的唐朝已经透露除腐朽的真相,薛涛的韶华却在诗歌的国度里挺拔成一株修簧。她姿容美艳,性敏慧;洞晓音律,多才艺。声名倾动一时。
十四岁时,薛郧逝世。孤儿寡母的现实把薛涛早早抛入自谋生路的境地。豆蔻年华的她,是迫于生计,还是北人逼迫,亦或兼而有之?原因已经不重要了,结果就是贞元元年(785)薛涛被加入了载着官方编制的乐籍。
当时的乐伎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时尚,什么节日乐游啊,庆典宴会啊,用来歌舞奏乐,侍宴赋诗,主要作用是为人助兴的。乐伎中有男乐伎女乐伎,虽然如日本的艺伎一样卖艺不卖身,但社会的底下却是很显然的。有这样的事实令人玩味:一是贞元五年薛涛被罚赴松州,一是被安置在校书郎的岗位。这都是当时统略西南的节度使韦皋的“功德“打了一棍子,再给了枣子吃,越看越有美国美圆加大棒政策的精髓。
究竟是什么,使得这位四川最高长官如此折腾?鲁迅先生早就看透了:不过是吃人两字,二女人和小孩又是被吃的最低等。唐朝是繁华自由的,那却不是对薛涛说的。那样的社会和身份,想要有独立的人格,想要自由自在的生活,是要付出代价的。现在想想答案明摆着:不过是扫了韦大人的兴,杵了韦大人的意,甚至不排除某种特定场合下男人心底的醋意。
好在有诗歌相伴,她可以长歌当哭:
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二首
闻道边城苦,今来到始知。差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
黠虏犹遵命,烽烟直北愁。却教严谴妾,不敢向松州!
罚赴边上韦相公二首
萤在荒芜月在天,萤飞岂到月轮边。
重光万里应相照,目断云霄信不传。
按辔岭头寒复寒,微风细雨彻心肝。
但得放儿归舍去,山水屏风永不看
即使后人非议的十离诗,也能感受到一个女子的血泪控诉和绵里藏针的抗争。独立的人格,新意的诗篇,可与男人相匹敌的见地,让男人世界的当权者,甚至诗人们无法小瞧,岂止是不敢小瞧,甚至钦佩和敬畏。元和二元和三年武元衡奏薛涛为校书郎。
在这个男人的世界里,已经无法忽视这种独立的存在。白居易、张籍、杜牧、刘禹锡、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张祜等,都与薛涛有诗文酬唱,韦皋,李德裕,段文昌等节度使都以诗人相待。在薛涛的有生之年,剑南节度使总共换过了十一位,而每一位都对她十分青睐和敬重。每一位上任必定都要拜访这位成都的女校书,也成了官场惯例。据说,因为有薛涛的存在,诗人们每写出一首诗,第一个想给皇帝看,第二个就想给薛涛看。
以一个乐伎的身份,在那样一个男人的世界里,该是忍受了怎样的尴尬、无助、惊恐、孤独和压抑,甚至屈辱。这一颗高贵而有骄傲的心,该会是留有怎样的血泪记忆?所以就在争得尊严与尊重的同时,她毅然出钱脱离了乐籍。为了这份难得的自由,她肯定是做了长期的准备的,从物质到精神。
人是害怕孤独的,何况这个美丽而有奇才的女子?父亲早逝,又没有兄弟姐妹。孑然一身,无依无靠的她多么渴望一个忠实而热忱的男人,能给她一份真爱,为她撑起一方没有委屈的晴空。
这个时候,元稹登场了。公元809年,薛涛和元稹相遇、相识、相爱。两人在蜀地共度了一年。薛涛的美丽、才气,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她的痴情,她的诗,都让三十一岁的元稹一见钟情。尽管元稹刚刚为过逝的妻子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诗句。
两情相悦使得这个孤苦的女子,第一次,象花一样怒放了。现在想来,她肯定得到了爱的誓言,甚至还有被迎娶的承诺也说不定。她以飞蛾扑火的决绝飞向了自己的爱情,她以瀑布跳崖的不顾扑向了自己的爱情,她以为那是生命的飞翔。
池上双鸟诗就是这时候写成的。
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
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
但是,最后,元稹终于还是走了。
而且,再也没有回去。
那样的社会里长大的男人,他有上千的理由:事业、家庭、出身、社会舆论、仕途影响等等等等,在这方面男女是不一样的啊,薛涛在痴痴的等着,为爱情煎熬。她甚至望着天上的云彩、江畔的垂柳、院中的春花,都幻化成元稹的形象,与它们诉说离情之苦。就象一个丈夫远出的空闺女子一样,等出满怀的幽怨与渴盼,汇成了流传后世的名诗──“锦江春望词”四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